虚拟客服

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大力推动认股权业务
2024-02-06

认股权综合服务试点平台上线百日以来,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上海股交中心”)积极协同各市场主体,凭借不断健全的制度体系、系统建设和综合服务,已取得市场各方的认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上海股交中心通过“X+认股权”等多种联动方式推动认股权业务的发展,当前已有5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理财子公司、投行子公司和1家国有企业园区代表作为持有人参与该项业务。标的企业涉及医疗器械、新能源、数据科技、信息技术等行业的优质科创企业,覆盖多个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

为紧密围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落实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上海股权投资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相关精神,进一步推动上海认股权业务发展,对上海认股权业务上线百日来的经验进行总结、解决实践发展过程中显露的难点,在中共上海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指导和支持下,上海股交中心于2月2日召开上海认股权综合服务试点闭门研讨会,在认股权业务上有着创新经验的金融机构以及部分认股权持有人和具有代表性的市场参与园区、企业等一起就认股权业务开展以来的经验进行了分享并对未来业务发展进行了深入讨论。

研讨会上,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副总经理、上海股权托管登记中心总经理丁颖芳首先围绕股权市场认股权业务的开展情况、业务模式、机构协作情况和实践经验等方面进行介绍,并首次向各方参与者详细介绍了上海股交中心估值系统自建情况和设计逻辑。

认股权市场参与主体正处于持续不断扩容阶段,认股权综合服务试点平台影响力开始显现。此前,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首批参与认股权的金融机构,已率先尝试以认股权作为信用补充措施,进一步优化了企业融资条件,为企业成长架桥铺路。其中,工商银行初步构建了以“头部机构投资+工行商行服务”的科创企业服务组合拳;建设银行依托认股权,以股债联动方式全面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等重点企业的培育力度。

继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的成果显露以后,农业银行、光大银行、北京银行等机构继续探索,开辟了认股权业务发展新道路。农业银行创新构建了投行顾问为载体的“分行拓客、子公司持权”行司协同服务模式,高效完成的两单专精特新、数字中国建设企业的认股权登记,不仅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更有助于其在数字中国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体现了其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支持,也彰显了其在金融服务领域的前瞻性和创新能力;光大银行通过理财子公司进行资产端和资金端的配置开展认股权业务,成功促使其贷款客户落地“光银邻里”项目,该企业也是首批进入上海专精特新专板并登记托管认股权的“双挂”企业之一,体现了光大银行通过认股权切实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北京银行通过传统金融服务与投行服务整合,促成首单以企业为申请登记主体的认股权项目落地,不仅与企业共成长实现收益分享,也为企业提高知名度、吸引投资者、拓宽融资渠道、提升企业商业价值,从而成为企业发展道路上的“助推器”。此外,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不断探索实践的过程中,也对认股权协议有标准、业务有规模、推进有政策等方面也提出了诸多见解。

各企业、园区代表均表示认股权业务的发展对项目转化、企业孵化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当前区域内拥有大量科技型企业、研发机构和科研团队,专利、技术等科技端资源丰富,一方面希望与上海股交中心探索“科技成果+认股权”业务新模式,帮助科技型企业融资,另一方面希望与上海股交中心一起丰富宣传途径、深入企业开展相关培训,拓展业务范围,协同区域内大企业共同宣传推广。宝山技转作为首批完成登记托管手续的认股权企业持有人,分享了业务促成经验,并表示后续将继续协同市场各方积极探索“服务+认股权”“租金+认股权”等孵化企业新模式,该模式得到了市经信委相关领导的肯定。此外,市国资委相关领导也对与会各方提出的国有企业持有认股权的评估问题进行了解疑。

针对各参与方分享的实践经验,市委金融办、上海证监局、市国资委、市经信委均表示了高度的认可,并要求上海股交中心从认股权市场发展的痛点、难点出发,结合各方诉求,持续推进市场稳步发展。下一步,上海股交中心将继续全力推进上海市区域性股权市场认股权综合业务的发展,挖掘资源、开拓市场,深入做好相关的配套服务,协同市场各参与者共同服务科创企业,持续探索让金融更好服务科技型企业的可行路径。